网站首页
|
资讯中心
|
新纪元公告
|
财经资讯
|
期权专题
|
联系我们
|
加入收藏
|
设为首页
|
CRM登录入口
|
OA登陆入口
|
我要开户
电信宽带入口
新联通宽带入口
移动宽带入口
联系我们
400-111-1855
 
工业金属
终端需求释放不足钢价涨势趋缓
发布时间:2010-08-20 10:02:54

    自7月中旬以来,钢价触底反弹,截至目前螺纹钢期货较前期低点反弹逾300点。目前来看,钢材基本面依显疲弱,汽车、房地产行业都刚刚开始去库存进程,再加之南方雨季、高温,导致很难出现连续稳定的需求。
在下游需求尚未有效配合之前,钢价将处于涨跌两难的境地,短期振荡概率较大,后期在铁矿石价格上涨、终端需求集中释放的预期下,钢价有望继续向好。

近期国内钢材期货价格整体处于稳中上升阶段。一方面,虽然前期钢价的触底反弹带动市场销售明显好转,但多为中间流通商所为,并非下游需求驱动,钢厂减产情况并不乐观,前期检修或者减产钢厂陆续恢复生产,因此现货很难同幅度跟进期货的涨幅,从而对期价上涨形成制约;另一方面,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坚挺,成本支撑作用较强,沙钢、河钢均大幅上调建筑钢材的出厂价格。因此,在下游需求尚未有效配合之前,钢价将处于涨跌两难的境地。综合来看,短期振荡概率较大,后期在铁矿石价格上涨、终端需求集中释放的预期下,钢价有望继续向好。

一、宽松货币政策支撑钢价走高

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,流动性将保持宽裕。因此后市在资金充裕的推动下,钢材还是存在继续上涨的动力。7月本外币贷款增加4881亿元,其中,人民币贷款增加 5328亿元,外币贷款减少56亿美元。下半年剩余的新增信贷规模约为2.88万亿元,三、四季度的新增规模应保持在1.44万亿元左右,月均投放规模在 5000亿元左右。根据以往贷款需求,三季度的信贷投放量要明显大于四季度,对实体经济运行形成一定利好。另外,我们注意到,自7月下旬开始,贸易商的银票贴现率呈现下降趋势,截至8月11日已经降至3.16‰,这将有效缓解流通商的资金压力。市场上贸易商资金充裕,封盘囤货现象较为普遍,从而间接影响钢铁的需求。

二、受成本支撑钢价下跌空间有限

此轮钢材价格的上涨更多地是来自于成本的推升,前期在钢价大幅下跌后,部分小钢厂由于亏损纷纷停产,近期在现金流逐步恢复后,在低价位的现货矿价下,企业盈亏平衡甚至略有盈利,于是部分企业重新生产,从而带动矿石等原料需求增加。据测算,国内66%唐山铁精粉自低点反弹幅度达24%,现货矿天津港63.5%品味印粉反弹幅度为19.2%,而螺纹钢现货价格涨幅仅为 7.75%。由于矿价整体涨幅大于钢价涨幅,成本压力加大。短期内钢价进入调整阶段,钢厂采购陷入观望。但同时近期矿山到货不足,矿商惜售推动矿价继续小幅攀升。因此成本的坚挺将压缩钢价的回调空间。

三、减产情况不及预期

近阶段钢价反弹,有些钢厂可能取消临时性的检修,再加之一些小钢厂的复产,产能利用率依旧高企。从钢厂的高炉利用率来看,7月份大部分钢厂仍然保持了正常的生产节奏,仅少部分钢厂的高炉利用率较6月份有下降。其中,大型钢铁企业减产意愿并不强烈,因为6月份全国各钢厂热轧的平均完全成本与钢材价格较为接近,钢厂继续生产仍有微弱的盈利空间,即使亏损,亏损额也相对较小。最新产量数据显示,7月份螺纹钢日均产量34.49万吨,环比下降6.12%;线材日均产量28.83万吨,环比下降 6.53%,整体来看产量依旧维持在高位运行。
四、下游需求尚未有效释放

近期钢材各品种的社会库存出现了涨跌互现的局面,其中螺纹钢、线材、冷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而热轧和中厚板出现回升。截至8月13日,上海地区58个建筑钢材主要仓库螺纹钢库存约在58.771万吨,环比减少2.082万吨;线材12.926万吨左右,环比增加0.226万吨。全国重点城市建材总库存减少7.128万吨,至723.371万吨,全国各品种社会库存15027.88万吨,同比增加48.99%。建筑钢材库存下降,一方面是近期工地采购加大,同时7月钢企减产幅度有所提高,螺纹、线材日均产量分别下降6.12%、6.53%,减轻了市场的供给压力。同时近期钢厂订单出现好转,大型钢厂产成品库存积压较上月已经有明显好转,基本回到正常水平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大部分地区终端需求仍未有效释放,因此短期市场难有明显涨跌,后期将会进入施工旺季,未来钢价有望出现阶段性的振荡向上。

五、总结及投资策略

自7月中旬以来,钢价触底反弹,截至目前螺纹钢期货较前期低点反弹逾300点。目前来看,钢材基本面依显疲弱,汽车、房地产行业都刚刚开始去库存进程,再加之南方雨季、高温,导致很难出现连续稳定的需求,预计国内建筑钢材市场短期内将在4300—4450元/吨区间维持振荡走势,待终端有效需求真正释放后,钢价仍有望继续振荡上行。操作上,中线多单谨慎持有,4400以上多头可逢高适量减仓。

 

转自:金融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