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|
资讯中心
|
新纪元公告
|
财经资讯
|
期权专题
|
联系我们
|
加入收藏
|
设为首页
|
CRM登录入口
|
OA登陆入口
|
我要开户
|
OA内网入口
电信宽带入口
新联通宽带入口
移动宽带入口
联系我们
400-111-1855
 
棕榈油
我国棕榈油进口、流通与消费概况
发布时间:2010-07-28 10:52:06

1.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
      我国棕榈油以进口为主。2002年,我国棕榈油开始实行配额管理制度。2006年初,国家放开对棕榈油的管制,取消进口关税配额,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,不限制进口数量,相关企业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进口。199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,2001年进口量上升到152万吨,2004年进口量达到386万吨,2001-2004年棕榈油进口量增加了154%。2005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,全年棕榈油的进口数量为433万吨,2006年进口量为514万吨,比2005年增长约19%。

 
     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国,目前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棕榈油数量占我国棕榈油进口总量的98%以上,从新加坡、越南等国家也有进口。

       2006年,马来西亚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66%,印度尼西亚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33%。

 
       国内棕榈油进口港较为集中,天津港、张家港和黄埔港的进口量合计超过全国总进口量的60%,此外,青岛、深圳、厦门的棕榈油进口数量也较多,均占全国总进口量的5%左右。棕榈油消费区域分布广泛,其中华北、东北地区消费的棕榈油主要来自天津和青岛,华东、华中地区消费的棕榈油主要来自张家港和泰兴,华南地区消费的棕榈油主要来自黄埔、深圳和厦门。

       按照熔点来看,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不超过24℃精炼棕榈液油为主,同时毛棕榈油进口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。2004、2005、2006年度的24℃精炼棕榈油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的61%、62%、69%。毛棕榈油进口量的增长也十分迅速,2004-2006年,国内毛棕榈油进口量由0.9万吨增长为65.6万吨,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0.3%增长为13.0%。棕榈硬脂的进口量则迅速下降,2004-2006年,棕榈硬脂进口量由133.7万吨下降为88.2万吨,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37.4%下降为17.4%。

表2:近年棕榈油进口情况(单位:万吨)
品种
2004年
2005年
2006年
24度
217.5
267.6
349.4
44度
133.7
152.5
88.2
其他精炼油
4.75
8.1
5
毛棕榈油
0.9
4.9
65.6
总计
357.5
433.0
508.2

 

资料来源:邦成粮油在线

2.我国棕榈油加工及流通情况
       我国棕榈油现货市场中贸易企业众多,流通环节发达。华北(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)、华东(张家港、泰兴、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)、华南(黄埔、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)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、加工、销售地区,这三个地区棕榈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2%,其中华北地区占24%,华东地区占34%,华南地区占34%。

 
       从国内棕榈油加工情况看,国内有棕榈油加工企业上千家,分布在主要进口港的周边地区。2006年的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,当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大型油脂企业有50多家,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60%。

      目前国内有棕榈油贸易企业近万家,其中大型贸易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,进入国内后再通过大量的中小分销商进行分销。2006年,开展棕榈油进口的大中型贸易企业有80多家,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4%。这些贸易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储存仓库,通常租用油脂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储罐。

3.我国棕榈油消费情况
      棕榈油既可以用于食用消费,也可以用于工业消费,来自贸易商的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,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,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%以上。1996-2001年,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基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,2001-2003年增速明显加快,2003年以后增速有所减弱,但仍逐年刷新历史纪录。2004-2006年棕榈油食用消费量分别为250万吨、310万吨、375万吨。

      棕榈油的工业用途也很广泛,近年来我国棕榈油工业消费量稳步增加。2002年我国棕榈油工业消费为35万吨,2004年则达到了110万吨,2002-2004年工业消费量增长214%。2005、2006年我国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分别为120万吨和130万吨,呈稳步增长态势。

      从棕榈油的消费企业来看,进口棕榈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%,直接进入终端消费、来料加工贸易、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%。目前国内成规模的棕榈油消费企业上千家,加上小型企业,数量超过5000家,主要分布在餐饮、食品加工和化工领域。代表性企业包括统一食品集团、顶新集团等方便面生产企业,广州宝洁公司、纳爱斯益阳公司等化工企业。大部分消费企业通常不自己直接进口,主要靠中间商供货。2006年直接进口的消费企业约30家,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%。

       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,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,夏季消费量比较大,冬季较小。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,从2004-2006年的情况看,1、2月份的进口量比较小,大约在16-29万吨左右,6-9月份进口量较大,2004年8月份、2005年6月、2006年8月分别为当年进口量最大的月份,分别达到41万吨、50万吨和67万吨。总体上看,棕榈油的月度进口分布比较均衡,近年来没有出现某一月份进口量特别小或没有进口的情况。